爱乐文学网>修真仙侠>崇祯新时代 > 第96章 中间游说
    当晚,三条人影从安定门缒城而下,借着月色就朝城外明军营寨方向而去。

    三个人中一人身穿明朝官服,另两人则家仆护卫打扮。

    离明军营寨两里许,三人被明军暗哨截住,带回营寨细细盘查,没过多久,林英俊现身,与那官员寒暄一番,然后领着那官员去帅帐见郑鸿逵。

    那官员名叫杨永裕,郑鸿逵之所以亲自见他,是因这人来头不小,正儿八经进士出身,曾任钦天监博士,去年李自成攻占西安后他投降了顺政权,任礼政府侍郎,算是顺政权文官中的有实权、有影响力的人物,也是林英俊与王宝贵二人到顺占区传旨时秘密接触面谈过的层次最高的官员。

    杨永裕面相憨厚,态度谦恭,与郑鸿逵见礼,宾主落座。

    “杨大人何故深夜到此?”郑鸿逵明知故问。

    “杨某去年一时糊涂,委身事贼,特来请罪。”杨永裕说话有点大舌头,吐字有点不清,神情却是泰然自若,谦恭中不失文人骨气,倒不像是来请罪的样子。

    “杨大人何罪之有?陛下的圣旨杨大人是看过的,被迫从贼、降敌者,只要能予反正,将功补过,全部特赦免罪。”郑鸿逵道。

    “圣上宽宏大量,我等感恩戴德,无时不在期盼王师北定中原之日。”杨永裕双目赤红,感情真挚。

    郑鸿逵点头,似笑非笑的道:“听闻杨大人曾向顺王献策,先取江南财税之地,定都南京,效仿太祖,在南京高筑墙,缓称王,积蓄实力后再图谋天下。”

    杨永裕这回是真被吓着了,扑通一声离座跪地,匍匐地上说:“杨某一时糊涂,向逆贼献策,现在后悔莫及。”

    郑鸿逵上前将杨永裕扶起来,笑道:“杨大人休惊,鸿逵并无怪罪之意。杨大人有谋国之才,只是那顺王无识才用人之能,最终还是用了顾君恩的略三边、攻北京之策,以致建虏趁隙入关,给国家招来大祸。”

    “清兵真的入关啦?”杨永裕急切问道。

    郑鸿逵收起笑容,神情凝重的点头,“这还能有假?不仅入关,而且已经占领了北京,摆出了鲸吞天下的架势。正是因为我华夏面临亡国亡种的危险,所以皇帝陛下才尽赦顺军之罪,颁旨册封李自成为顺王,以求国内和解,全体人民同仇敌忾,共抗外敌,扶大厦于将倾!总之,华夏不可亡于我等之手!”

    郑鸿逵的话很沉重,听得杨永裕一阵羞惭。

    杨永裕自视甚高,李自成没有采纳他先取江南建立根据地,积蓄实力然后席卷天下的策略,而是北上夺取京城,此举在杨永裕看来虽然政治影响力极大,却没有实质好处,还让顺政权在羽翼未丰立足未稳的时候处于直面女真人的险地,这让他对顺政权的前途产生怀疑。所以在林英俊、王宝贵偷偷潜入西安联络大明旧臣时,杨永裕毫不犹豫的表态重归大明。他所思所想都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前途和权位,对于国家、民族大义则根本没有细想。但像杨永裕这样从小被忠君爱国的儒家思想教育长大的知识分子,其对国家、民族的信仰已经根植于本能。原本那个悲惨的历史中,明亡后,无数华夏儿女为了恢复中华慷慨赴死,反抗的烈火历经三百年而不绝,便是基于这样牢不可破的信仰。所以郑鸿逵关于国家、民族存亡的一番话,既让杨永裕警醒羞惭,同时也点燃了他深植内心的国家、民族信仰。

    杨永裕面色一肃,恭身抱拳,“建虏入关,没有江南的财税供养,其在北边断难立足。杨某推断,建虏最迟明年开春便会大举南侵。此时无论如何要尽快消弭内斗,团结一心,共抗外敌!杨某不才,愿意去说服顺军西安守将李来亨归顺朝廷!”

    郑鸿逵假惺惺的道:“这怎么可以?若那李来亨不识大势,翻脸不认人,杨大人岂不是有性命之忧。”

    “人生自古谁无死,若能为大义而死,死亦无憾。”虽然因为大舌头而咬字不是很清楚,杨永裕的话仍说得铿锵有力,把他自己都感动了。

    “既如此,本将不复多言,若能让李来亨献城,不再内战,多流无谓鲜血,杨大人便是大功一件!”郑鸿逵从帅案上拿起两个卷轴,郑重地交到杨永裕手中,“这两份圣旨,便由杨大人带回城去。一份圣旨是皇帝陛下册封顺王的文书,让李来亨转交给顺王。另一份则是皇帝陛下赦免顺军归顺朝廷文官武将的旨意,杨大人可择机遍谕城中军民。”

    能拿到这两份圣旨,杨永裕觉得自己此行收获很大,揣着一颗不惧牺牲激情澎湃的心,他连夜返城,仍是来时路线,仆人在安定门下发出预先约定的鸟叫声,城上便慢慢放下吊篮,月色中,三人依次坐着吊篮上城。

    安定门的守卫都是投降李自成的原明军,这些人都是墙头草,明顺两边哪边更强他们就倒向哪边,毫无良心道德负担。尤其在听说现在明军的优厚军饷和赏赐土地、退役包分配工作吃皇粮等传言后,普通士卒早就心热,望着盼着重归明军大家庭。

    一夜无话。